須為美容病態啟動療程
「美容」事故何其多!幾名女子在接受名為「DC-CIK」靜脈輸液療程後患上敗血病,情況危殆,事件引起全城嘩然。事主為何要接受玩命般的「療程」?恐怕只有病重的事主才最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光顧美容院,一定和「美」有關。
近年美容業負面新聞不少,輕則濫收費、以不良手法促銷等,造成消費者金錢損失;重則如隆胸等「療程」造成身心受創。每次發生問題,經傳媒報道後,輿論多集中於監管之上,鮮有帶出另一更深層次、更關鍵的問題:什麼是美容?
病態審美需要「療程」
任何行業,只要是涉及公眾利益,都需要適當監管。不過,美容業的問題,已遠不止於監管。健健康康的胸脯,卻要開刀放入異物來「裝胸作大」,想起來也令人作嘔;好端端的身體,先被抽血,血液經過「加工提煉」後再經靜脈輸回體內,不由醫院負責,只由美容院操刀,聽起來更令人毛骨悚然。付出鉅額金錢,押上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者竟然大有人在,實在叫人費解。
常云「女人愛靚唔愛命」、「愛美是人的天性」,但觀乎香港的千奇百怪美容廣告、美容「療程」、美容事故等,如此的「美」只能反映變態的審美觀。胸脯為什麼一定要大才算美?為什麼一定要瘦得營養不良才算美?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所謂「美容療程」,將不被社會認可的體態容貌視作需要治療的疾病,最終以付出鉅款來越療越病,這才是真真正的病,是社會心理嚴重害病,奇則奇在絕少人指出這種心理病需要一個有效的「療程」。
上述心理病會引發另一種病──愚蠢病。美容廣告常被指責誇張失實,但如果消費者有基本的頭腦,根本不會受騙上當,美容院也就沒有條件繼續誇張失實。不斷地誇張失實,說明越誇張失實就越有市場,這不是建基於愚蠢又是什麼?一個被扭曲了的「美」字,就會令人迷失基本的理性,將自己的荷包、健康,以至生命置於險地,這種洗腦實在可怕,必須立即啟動「療程」。
解決「美容」問題還看心態
香港實在是一個奇怪的社會。香港人高舉言論自由,堅持社會應容納不同的聲音,可是另一方面,卻容納不了不同的外貌和體態。香港重視平等,有《種族歧視條例》和《殘疾歧視條例》以保障少數族裔和殘疾人士不受歧視,卻沒有《外貌歧視條例》來保障不同容貌體態的人獲得平等待遇,不符合既定審美標準的,一律要面對歧視。以肥人為例,早被鋪天蓋地的美容廣告定性為懶惰、醜陋、失敗,在社會上受盡白眼,但整個社會卻好像不覺得這是問題。將實實在在的問題當作不是問題,這個社會真的出了大問題。
我們要監管隆胸,更需要否定為了所謂「美」而隆胸;我們要監管危險的所謂「美容療程」,更需要否定為了所謂「美」而做出對自己有害無益的愚行……我們不必否定整個美容業,但香港的美容業問題越演越烈,已到了危害人命的地步,有必要加強監管,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調整審美心態。以美為名作行騙式宣傳、作歧視式貫輸、作傷害身體的手術等荒謬現象,只有回復正常的審美心態,才能徹底杜絕。
本文刊於2012年10月9日《香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