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國家消亡」— 葛蘭西「Hegemony霸權」與「世界中國社會主義」視野下的中國香港特區本質含義(12) — 公民社會民主Democracy範疇「解構」香港特區需要「全方位深刻結構改革」要求「對應戰略水平大升級」及「特首範式轉變」
〈12〉
對於列寧在作為「第2國際社會民主黨左翼」時便提出、並在俄國革命運動付諸實踐的「理念型無產者——理念型無產階級Elite精英〔優秀份子〕特異份子先鋒戰士人格」連繫於「全世界無產者與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所有殖民地反帝國主義鬥爭聯合起來」的「社會主義知識份子特殊頭腦的世界革命先鋒黨〔共產黨Communist Party公社黨正型〕建黨模式」、「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參加民主選舉成國會〔杜馬〕最大黨結合另建『雙重政權——呼號一切權力歸蘇維埃工人兵士代表會議』進而在首都大城發動1917年10月武裝起義由『紅軍』推展向廣大農村及邊遠地區全面抗擊帝國主義武力干預完成全國性解放」的「布爾什維克革命黨〔全世界共產黨Communist Party公社黨原型〕奪取政權模式」、「1917—1924年蘇維埃俄國/蘇聯的列寧無產階級革命專政模式」,在當時西歐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第2國際社會民主黨主流」〔其實已因在「第1次世界大戰」中「背叛國際社會主義/呼籲民族主義參戰/支持帝國主義戰爭」而「社會主義聲譽毀墜」〕引起極強烈的反應。
其時「第2國際社會民主黨主流」的「精神領袖」、「頭號理論家」〔原奧匈帝國的捷克布拉格社會主義民主黨人,恩格斯的「入室大弟子」〕考茨基〔Karl Kausky〕成為「批判列寧背叛社會主義民主/背叛馬克思恩格斯晚年確認的社會主義和平革命道路/東方專制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全權主義現代版」的主要代表人〔考茨基的代表作有《和平長入社會主義與奪取政權之路》、《社會民主與Communism公社主義》、《論無產階級專政》等書〕。
其實說到底,矛盾的關鍵始終是「國際社會主義Socialism——Communism公社主義運動」如何超越/揚棄「國際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流通方式」?「無產階級專政含義為何」?「無產階級革命專政」如何導向「國家消亡」及其與「西方已朝向全民普選民主」的關係如何作「社會主義運動整體策略安排」?「東方/非西方/半東方半西方文化社會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運動整體策略」與「西方式全民普選民主」的關係為何?——全部都仍是今天世界的社會主義者的問題,也仍是今天中國的社會主義者的問題——如果他/她是1位真實的社會主義者、是1位真實而「具應有認識班次」的社會主義者的話〔雖然今天中國的「社會主義失落」,已經極其嚴重至連當年「第2國際终亡前夕」也望塵莫及的「基本命題被架空及取消/被資本主義混淆代替」的超級荒謬地步〕。
考茨基的有關「大思路」與「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右派Menshevik孟什維克精神領袖『俄羅斯馬克思主義之父』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創黨人」普列漢諾夫基本上相同,而理論水平還要稍遜一些;列寧充份明瞭「考茨基主義」及「孟什維克主義」——列寧的「10月革命第2把手/蘇聯紅軍創立者」托洛茨基,原本就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Menshevik孟什維克重要領袖/俄羅斯馬克思主義的『西歐社會民主派』代表人物」,我在前面已曾分析,即使在「10月革命」之後,托洛茨基仍隱然有著認為當俄國/蘇聯於「社會主義現代化」達至某種水準之後,便有可能將「共產黨Communist Party公社黨〔回復其前身〕西歐式社會民主工黨形態」的傾向;他之由「孟什維克」轉變為追隨列寧的「布爾什維克」,是受到「俄羅斯馬克思主義『現代西歐派』既暸解先進資本主義社會/更暸解自身俄國社會深層結構不是簡單西化可以愈越」〔明顯意覺到「亞細亞方式Asiatic深沉命運/東方專制主義底層深不可測」但「歴史仍是要在其上取得相對適應性前進」〕的列寧所啟悟,明白到「半東方半西方/相對落後發展」的俄羅斯「現代化發展水平/公民社會成熟水平」未足以支持當時的俄國走「西歐社會民主黨〔馬克思與恩格斯晩年也確認之〕民主社會主義道路」——關鍵之一是「俄國現代化整體綜合發展水平/西式法制公民社會成熟水平」的問題,但也不僅止是此,而確實也還有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所首重的「無產階級革命專政『導向國家消亡』命題」——考茨基、普列漢諾夫都脫離不出「西歐民主範式中心論」及「半東方半西方俄國照搬西歐民主範式論」,考茨基的「主要憑籍民主選舉社會主義之路」實在難以「導向國家消亡」、難以「導向終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根本」;即使是在「先進的西歐」〔不是「落後發展世界」〕,「社會主義和平革命道路」也不能僅限於「主要憑籍民主選舉」而必要「世界戰略的全面複構配套」〔例如「反資人民運動」、「反資世界革命——第3世界反帝反殖戰爭」等等〕。
列寧對考茨基的回覆是:《無產階級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一書。
然而,在「西歐社會主義運動」代表人物裏,對「列寧10月革命奪取政權模式」及「列寧無產階級革命專政模式」有公開頗嚴厲批評、認為「與民主範式有抵觸」的,卻不限於列寧罵之為「無產階級革命叛徒」的考茨基、「正宗老牌修正主義Revisionism」的伯恩斯坦〔Edward Bernestein〕、「英國紳士社會主義」的「費邊社Fibian Society」之類——-等等,卻也有列寧的朋友——「西歐社會主義左派革命家/波蘭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罕有的馬克思主義女理論家」盧森堡〔Rosa Luxembourg〕,他/她之間的重要思想分歧,不僅在於「俄國社會主義10月革命無產階級專政模式vs民主範式」的問題,也在於「金融資本帝國主義vs血汗原始資本主義」、「原始資本積累」、「民族自決權」——-等問題;列寧與盧森堡的公開論戰是「國際社會主義左派戰友高理論水平論戰」,但從連「西歐馬克思主義——西方社會主義左派革命家」盧森堡也質疑「俄國馬克思主義——半東方半西方社會主義左派革命家」列寧的「俄國社會主義10月革命無產階級專政模式vs民主範式」,而「蘇維埃俄國社會主義無產階級革命專政」又確實演化出「俄羅斯傳統半東方式——亞細亞式Asiatic深層結構惡性返祖——斯大林『復辟超沙皇/大汗現代化』專制體制Totalitarianism全權主義」——
然而,列寧著作卻表現出明顯比盧森堡、考茨基都更覺察和認識「亞細亞式Asiatic宗法依附結構深沉束縛俄羅斯」的事實;而若在西歐,便「應比盧森堡更社會民主主義」的「俄國典型西歐社會民主派代表人」托洛茨基,在「半東方半西方俄羅斯」卻又「比盧森堡更接近列寧革命的大歴史行動直覺」〔因為長期活動於俄羅斯的「烏克蘭猶太人」托洛茨基,要比「德國波蘭猶太人」盧森堡具體瞭解何謂「半東方半西方」俄羅斯的「半東方含義」〕遂由「孟什維克」轉為「布爾什維克」強烈支持「列寧社會主義10月革命無產階級專政模式」——-等事實綜合起來看——我只好再次說,「俄羅斯馬克思主義『現代西歐派』既暸解先進資本主義社會/更暸解自身俄國社會深層結構不是『簡單西化』可以愈越」,雖已明顯意覺到「亞細亞方式Asiatic深沉命運/東方專制主義底層深不可測」但「歴史仍是要在其上取得『相對適應性』前進」的列寧,是「高度歴史自覺」的vs普列漢諾夫亦明顯意覺「亞細亞方式Asiatic東方專制主義深層結構」而幻想「簡單移殖西歐民主選舉資本主義和平改革為社會主義」便可「消解之」,從而「拒絕列寧1917年10月革命」——但不管怎樣詮釋,「世界資本主義」在「列寧1917年10月革命」之後,便由美國人所謂的「流金歲月」、法國人所謂的「美好年代」走向「歴史下坡路」,而「落後發展世界〔首先是中國—東亞〕反殖反帝反資本主義革命運動」則在「列寧1917年10月革命」之後逐步走向「歴史上坡路」,「先進資本主義世界」被迫逐步作「福利國家主義結構改革」及「社會民主主義結構改革」,——以迄于今。
必須以「非西方中心本位」——「東方再興新中心本位」或「超東西方全球一體新中心本位」的角度看,才能充份看到「列寧1917年10月社會主義革命」之「大歴史正反複構含義」。
葛蘭西在西歐/西方的意大利,就淸楚地意識到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