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禧事件」談到今日香港
最近,友人在網上問我對1978年「金禧事件」的看法。在友人同意下,我將有關網上對話整理成文發表。由「金禧事件」談到今日香港,不免感慨。
友問:你對「金禧事件」有咩睇法?
我答:1978年金禧事件的經過,在網上很易找到,我就不說。這次事件的意義、影響、局限大致如下(僅個人意見):
1政府更嚴控中學校園的政治活動。
2一般中學更不敢涉足政治。
3教協的政治能量大增,張文光等參與支援金禧學運的大學生,成為日後的教協骨幹,對教協的影響力延續至今。
4司徒華主持下的教協政治運動方式,影響到日後社運及政治組織,如爭取民主回歸、八八直選、八九民運、支聯會、港同盟(後改為民主黨)等。直至近年新世代社運興起,傳統社運路線才受到嚴厲批判。
5金禧對推動八九十年代的學校營運透明、社會公義等,功不可沒。但未能推動絲毫中學校園民主化,更未能帶動中學生積極投入政治、爭取社會公義。這是時代的局限,我們當然不宜深責。而以上金禧未做到的,今天正由新一代的中學生奮力地去實現。最應批評的是,當日發動金禧運動的進步教育界,如今已成阻礙社會進步的既得利益維穩集團。
友問:政府更嚴控中學校園的政治活動。點解咁講?政府做咗啲乜?
我答:政治,很多時當權者會做而不言,做的時候也盡量不著痕跡,很多都是「你懂的」。多年前,一中學生曾對我說,1982年香港發生反日,有同學在課室貼出「罷買日貨」四字。校長如臨大敵,警告如搞政治,教育署隨時封校。教育當局不會向社會明言「搞政治就封校」,但當中的遊戲規則,學校最高管理層當然是懂的。正如麥理浩徑最初極可能是為軍事政治目的而建,但政府不會明言(可參考我寫的文章〈從遠足徑看香港軍事史〉﹝刊於《成報》和《輔仁媒體》﹞)。政治從來如此。當然,推論要小心、要合理、要理性,否則就會如中共一樣,凡事陰謀論,而其自身就成為最大的陰謀製造者。
還有一次是我親身經歷。八九民運期間,全港中學都熱衷政治,我就讀的中學也不例外。我們向一位阿SIR提出支援北京學生(如發聱明、籌款等等),阿SIR說:「要問校長。」現在想來,香港中學的校長,對政治是非常敏感的。這種思想,有長期的政府教育政策(隱性)所形成,一般市民是政府做了也不知。
友問:另外我覺得奇怪係,「罷買日貨」、「聲援民運」一望就覺好政治性,但金禧只係要求徹查校長貪污,到後來係針對新校長的管理手法,點解教會同教署反應好似如臨大敵好強硬,會唔會係佢地覺得學生背後有人煽動?
我答:當權者,不管是港英還是中共,一向害怕學運、工運會演變成政治運動,故不管有沒有煽動,都一定會「消滅於萌芽狀態」(陳希同語)。七十年代雖有大規模社會改革,實行看得見的懷柔政策,但距1966騷動和1967暴動不遠,政治氣氛仍十分緊張高壓。金禧本來只是一次反學校高層貪污的運動,但港英害怕引起連鎖反應,更害怕中共會指示本地土共乘機利用,故在其有機會由反貪事件演變成政治事件前(六七暴動由土共利用工潮引爆,後來的八九民運由反貪演變成政治事件),全力打壓。這在當時相當成功,原因為:
1港英的處事手法一向較中共高明(九七前港英越維越穩,九七後中共越維越不穩)。
2六七暴動後民心思穩(現在香港大部分人亦是維穩派)。
3七十年代中起經濟民生和廉政持續明顯改善(現在香港是經濟民生和廉政持續急遽惡化)。
4當時的香港公民意識不及現在(現在也很低,只是當時更差)。
至於梵諦岡羅馬天主教會,一向是極封閉、高高在上、保守、腐敗,內部權力鬥爭不斷,性醜聞也從未停過,也絕不可能容納反對聲音,在西方先進人士眼中,很多時被視為阻礙進步的力量(可參看電影《V煞》)。天主教會的積習根深柢固,要改革比耶穌所說的「駱駝穿過鍼眼」更難,早為世人批評。現任教宗方濟各上任後身體力行,推動改革,加強親民,早前更力數教會多項不是,受到世人愛戴,希望他的改革能至少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香港的天主教直接受梵諦岡領導,向教廷效忠,自然承襲教廷的守舊威權思維。當年金禧師生反對教會治下的學校貪污,教會即使未必認同貪污,也視抗爭師生為不聽話、搞事、作反,與政府立場一致,自然與官方緊密合作,將運動消滅於萌芽狀態。香港的天主教會擁有很多學校,當中不少是名校,政府明白,要在教育上維穩,就一定不能讓天主教會的權威受到師生自下而上地挑戰,遂與天主教會結合,殺一金禧以儆百校,逼令全港師生服從。何況,1978年起實施九年免費教育,中學以及中學師生的數目往後必定大增,政府恐怕如不將抗爭苗頭壓下,日後恐怕更難控制。至於一向不聽話的左校早就被邊緣化、被放棄(正如今日有土共主張放棄香港土生土長的青年),港英根本不稀罕左校服從。
事實上,百多年來,港英與天主教會關係良好,香港天主教對維護港英統治一向貢獻良多(尤其通過教育,訓練出思維上較接近西方價值的年輕人),這一點,相信中共一定明白。中共一直希望香港天主教願意接受其統戰,只是中共與梵諦岡齟齬不絕,價值觀以至政治倫理更是水火不容,香港天主教領袖甚至與中共對著幹。故中共要取得天主教會合作,在香港教育上維穩,遠難於港英,至少目前仍如是,日後就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