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大老虎與反貪腐:黨內民主是出路嗎?
「偉大、光明、正確」的黨之打「大老虎」行動持續上演,兩年以來,從山城到首都,先薄後徐,朝令暮周,自改革開放以來「罪不入中常、禍不及妻兒」之共識既破,潘朵拉的盒子打開,以「打貪反腐」為名之權力鬥爭勢將更為赤裸,沒完沒了,親朋戚友,門生故舊,層層相疊,環環相扣,沒有一刀切的可能,何況當下還有誰能一言九鼎?邁向頂峰之途者,對上逢迎,對旁籠絡,對下收買,拉幫結派,幾無清白之身,恐怕廝殺愈烈,只會加速權貴搜刮財富並轉移家眷資產至境外,其遺害終由舉國全民埋單。
道理不難明瞭,要現在的權貴放棄於體制內「搵著數」,「中常」諸公已經上岸,或會勉強接受,只是斷了徒子徒孫和自家親朋的財路,這個只靠利益操控勉強「團結」的體系還能維持嗎?如此拿辦個別「大老虎」的把戲,其他「老同志」還能安神在在,置身事外,先不說以「老同志」來界定,本質上跟「罪不入中常」沒有兩樣,且定義更為隨意,仍舊擺脫不了「誰叫你不早點出世,官又不夠大,倒楣莫怨天尤人」的「事大主義」心態。不要忘記,現在當家的老總,除了前上司的庇蔭,同時亦得靠門生部下為其賣命,才得以登頂,一旦老總的對手打擊其部下腐敗,他會「大義滅親」嗎?不打,即表示反貪玩假的;若打,則其自身派系勢將軍心動搖,此消彼長,正中對手下懷。總之,這種選擇性的「打貪反腐」,權鬥色彩濃烈,只能逞一時之效,除非當家的和「老同志」們及其家族願意以身作則,放棄通過「尋租」得來的龐大利益,否則難以服眾,看不到派鬥會因所謂「大老虎」下馬而結束。
當然大家都不願「鄰近地區」之亂局會波及城邦,良好願望是派系廝殺到一個程度,彼此會尋求建立黨內派系政治的規範,以免「一鑊熟」。日本自民黨和臺灣民進黨都是區域內可供參考的典型例子,只是前者形成於美國監護下建立穩定民主政制,以防軍國主義復辟和共產勢力滲透,後者肇始於戰後長期的黨外民主運動,具濃厚理想主義特質,兼有終結威權體制還政於民之共同目標,只是「偉大、光明、正確」的黨之權力和利益範圍既廣且深,派系自上而下,條條塊塊,層層聯結,錯綜複雜,尤其黨政軍企社團合一體系,幅員遼闊,規模之大,無可比擬,要擺平各方利益,建立共識難度極高,過程中亦要面對諸如經濟下滑、周邊衝突、族群矛盾和內部抗命等因素左右,變數之多,難以精確預測,只是政局更為動盪之大趨勢無可避免。
正如章立帆接受無綫新聞採訪時說,只打一隻「大老虎」難以讓老總感覺安穩,因為其身邊還被很多更大的老虎環伺,這其實亦反映了強人時代過去,沒有人有足夠實力駕馭各方以維持三十五年來的恐怖平衡,在不安定且沒規範的環境下,無可避免以「打貪反腐」之名打擊跟自己實力相當的對手以求自保,這又反過來讓其他派系得以相同理由反擊其黨羽部屬親信甚至本尊。基於派鬥本質在於爭奪壟斷體制下的既得利益,勢將波及體系以外的社會各階層,恐怕有識之士都無法相信現時倚靠龐大資源實行維穩和補貼國企,以及通過行政手段管理經濟能長久持續。自黨內開始建立角逐權力的規範,漸次開放各級參與、競爭和制衡,刻不容緩,惟個人不感樂觀。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原文載於「栢齊的異度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