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公義此消 教會力量彼長
我不是基督教徒,但愛看《聖經》,現正在看第三次。每次閱讀,都為耶穌的公義所折服。然而奇怪的是,香港現時許多聲稱「信耶穌」的基督教教會(不是全部),一方面對香港社會的影響力日大,另一方面卻經常帶頭違反基督公義,造成基督公義此消、教會力量彼長的情況。
以我對《聖經》膚淺的認識,耶穌公義涵蓋多方面。刻下社會多說包容,我們或可由包容說起。耶穌對社會中最受鄙視、最遭鄙棄、最為弱勢的人,如不潔的女人、稅吏、乞丐、窮寡婦、被視作無知的兒童等,最為包容,也最為憐憫。祂醫治各類病人,當中一些疾病,如麻瘋、血漏等,在當時被視為不潔,常人是不可接觸患者的,但耶穌從不離棄他們。耶穌又赦免真誠地悔改認罪的人(如稅吏),甚至可以包容將祂釘死在十字架的人,因為祂認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這是真正的大愛。
不過,耶穌對惡行卻絕不包容。例如看見有人在聖殿內做買賣、將聖殿變成祂所稱的「賊窩」,耶穌是憤怒地厲行潔淨,將這些人趕出聖殿,沒有包容。至於那些表面道貌岸然的宗教和社會領袖,如祭司長、法利賽人、文士等,耶穌更是多次毫不客氣地責罵他們「假冒為善」,絕不包容他們的惡行。
從耶穌的包容、不包容、憐憫,再看看香港目前的基督教現象,就更令人佩服耶穌公義之心。今天,有名譽有地位的人,做了錯事壞事,往往以自稱「基督徒」為檔箭牌。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那位負責土地發展的高官,早前被揭發囤地謀利後,竟毫無悔意地說自己是遵循《聖經》「行公義,好憐憫」,既完全違背《聖經》叫人「悔改」的教訓,更全沒理會在香港這個飽受地產資本瘋狂掠奪的社會中囤地謀利是何等貪婪、何等不公義、何等缺憐憫!這種囤財寶在地上而非如耶穌所說積財寶在天上的行為,即使在香港法律上是合法,在道德上也肯定是有罪(如「十誡」中,「貪婪」就是罪)。更過分的是這位囤地高官所屬的教會,對此竟連一句譴責也沒有,等於是包容罪惡。事實上,對社會上不公義的事情不聞不問,已成香港眾多教會共同罹患的惡疾。至於一些教會為增加自身影響力,主動與不公義的政經建制勾結,更屬邪惡。或者,這些教會的主事人認為,只要聲稱自己「信耶穌」,即使「行不義,惡憐憫」,都一定可以得救。
耶穌曾公開批評那個時代的宗教領袖說:「稅吏和妓女要在你們的前面進神的國。」在今日基督公義此消、教會力量(主要是個別教會主事者的個人利益)彼長的香港,耶穌這一金句,真是一語中的。
本文刊於2014年5月9日《成報》「眾議院」中的「橫眉青鋒」專欄。《成報》同意轉載。